心的本性犹如虚空
点击↖关注平台
回复“血脉论”
获得已连载合集
“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”,运动的时候,比如说话、做事情等等,都能够证悟。“灵觉”就是自己心灵的觉悟、本性。这样的话,“即诸佛心”,这就是佛心。行住坐卧任何时候,如果你能够安住在心的本性当中,那么这就是佛心。
“前佛后佛只言传心,更无别法”佛教没有这些入水、入火等等苦行,前佛后佛就只是传心。心是什么呢?心是证悟,证悟是智慧,所以,前佛后佛就传智慧,有智慧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。
没有智慧,盲目迷信地去做各种各样的苦行,刻意去伤害自己的身体,刻意地不吃不喝,尤其是自杀性的这些苦行,佛教认为是一种非常愚昧的行为。持这种观点的话,就是外道的邪见。佛教不讲这些,佛教只讲智慧。只要最终的结果你证悟了,什么样的方法都可以。
“若识此法,凡夫一字不识亦是佛”如果认识到了法,或者说证悟了自己心的本性。连一个字都不识的凡夫,也可以成佛。六祖慧能大师是不识字的,所以,证悟跟学历、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。当然学历稍微高一点,对佛经的理解、接受度会稍微高一点,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闻思的话,那间接对自己的证悟是有帮助的,但没有必然的关系。
“若不识自己灵觉之性,假使身破如微尘,觅佛终不得也”。如果我们证悟不到自己心的本性,那么我们精进努力到把自己的身体都粉碎也没有用。这是讲用功的程度,并不是说真正的粉碎。努力的方向不对,努力有什么用呢?没有用的。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向,这样努力才有结果。方向错了,越努力就离真相越远、离证悟越远,再用功也没有用。
“佛者亦名法身”,我们平时讲的佛是什么佛呢?主要是指法身佛,还不是报身佛和化身佛。我们要知道,所有的佛,不管是法身、报身,都是从自己心的本性的角度去讲的。《坛经》讲得非常清楚,心的本性的一部分叫作法身,一部分就叫作报身,另外一部分就叫作化身。心的本性的三个不同部分就叫作三身。这样的话,除了心的本性以外,没有佛的法身、报身和化身。
另外一个,法身是心的本性;像阿弥陀佛、药师佛、金刚萨埵等等,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看得见的佛,叫作报身;像释迦牟尼佛,一出世的时候,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的,这样的形像就叫作化身。所以,有两种不同的三身。
“亦名本心”,佛或者法身,实际上还有一个名字,叫心的本性。这三个都是同一个意思,佛也好,法身也好,实际上就是自己心的本性。心的本性就是佛,心的本性就是法身。那这本心是什么样呢?“此心无形相”。心的本性它没有任何形相,没有颜色、没有形状、没有高低长短等等。
“无因果”。《坛经》也好,还有达摩祖师的四个论典也好,有些时候“心”要理解为我们的意识、阿赖耶识。有些时候要理解为心的本性、如来藏、佛性。这个地方就是讲心的本性。其实这两个是不矛盾的,因为我们心的本质就是如来藏,怎么讲都没问题。
“无筋骨”,它没有肌肉、骨骼,没有这些物质的东西。那它到底什么样呢?要直接形容是没有办法的。通过一个比喻来讲的话,“犹如虚空”,就像虚空一样。很多般若佛经都在讲,自己心的本性是什么样呢?就像虚空一样。虚空不是天空,天空是蓝色的,这是因为光的作用,光和虚空不一样。
我们抬头一看,蓝天白云,蓝色的就是光,不是虚空,虚空没有颜色,也没有任何形状。但是虚空是存在的,为什么呢?如果虚空不存在,我们怎么运动呢?连呼吸都没办法呼吸。但是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?它没有形状,没有颜色,没有任何相,但又是存在的。同样的,我们心的本性就如同虚空一样。
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,
回复“慧灯之光”领取,全套《慧灯之光》电子书
回复“有声书”获得,全套《慧灯之光》有声书
平台导读